“七一”建黨節——從紅色家書中感受他們的家國情懷!
2024.07.02今天——2024年7月1日是黨的生日
103年的今天是一個時間的起點,
無論過去經歷了什么,
今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。
回望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,
先烈們用獻血和生命,
譜寫了壯麗的人生華章。
生而逢盛世,
我們,
紀念、緬懷革命先輩,
從紅色家書中感受他們的家國情懷!
01
我們的目的地終會到達
【家書原文節選】
我最親愛的承赤妹:
我怕聽流水澎湃的怒潮聲,也怕看船頭晶晶似的明月,更怕聽旅客中談論青春年少的樂趣,生(死)別離的悲哀……我們是有階級覺悟性的青年,擔負了世界革命的重大使命,我們難道戀戀于兒女的深情嗎?沒有一點犧牲的精神嗎?我們絕對不是這樣……
最親愛的妹妹,你不要畏難吧!十八層地獄底下的中國,今日也得見青天白日了。眼見得帝國主義軍閥及一切反動勢力快要到墳墓里面去。一錢不值的我們,也要做起天下的主人了。努力!努力!前進!前進!我們的目的地終會到達??!
毅安啟于衡州舟次,定明日出發
一九二七年五月十日
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一角,陳列著一封革命烈士陳毅安寫給妻子李志強(即承赤)的信。信已泛黃,卻見證了兩位熱戀中的青年相慰相勉、共同走過的理想與青春。
寫得一手好字的陳毅安,是一名紅軍驍將:1905年出生于湖南湘陰,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1926年畢業于黃埔軍校第四期,曾參加北伐戰爭,后參加了秋收起義,隨部隊到井岡山,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連長、營長。
自1922年起,陳毅安與李志強便開始了長達八年的書信往來。李志強在長沙城里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就讀,兩人屬于一見鐘情。對于年輕人來說,“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”,美好的愛情,讓他們幸福不已。對于陳毅安所選擇的道路,李志強在理解和支持之余,常常陷入無盡的擔憂。
對李志強,陳毅安始終是歉疚的,年輕的他們,忍受著太多的離別之苦。然而他明白:在那個年代,革命需要有人流血,有人犧牲。民族大義使他不得不將私情拋卻,信中一句“我們難道戀戀于兒女的深情嗎?沒有一點犧牲的精神嗎”,便是他一生所向。
1927年,陳毅安參加秋收起義。來到井岡山后,他發現黨的政策,軍隊的制度,尤其是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,這些都與以往不同。軍隊實行民主,還成立了士兵委員會,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們親如一家,為共同的理想而戰,這不就是自己多年來所向往追求的嗎?盡管條件異常艱苦,但他真是由衷地喜歡這里,便在給李志強的信中寫道:“我天天跑路,錢也沒有用,衣也沒有穿,但是精神非常愉快,因為是自由的,絕不受任何人的壓迫?!?/p>
1928年,毛澤東在《西江月·井岡山》一詞中寫下“黃洋界上炮聲隆,報道敵軍宵遁”,滿懷激情地歌頌了井岡山將士堅守根據地的英勇斗爭精神。時年23歲的陳毅安在這場戰役中率領不足一個營的兵力,沉著指揮,最終戰勝了十倍以上的敵人,取得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,保衛了井岡山大本營。
1929年,陳毅安在作戰中受傷,回老家養傷,并與李志強完婚。1930年6月,陳毅安告別新婚妻子和還未出生的孩子,重返戰場。歸隊后,陳毅安奉命任紅八軍第一縱隊隊長,兼任攻打長沙戰役的前敵總指揮。攻占長沙后,敵人瘋狂反撲,為了掩護紅軍撤退,陳毅安被敵人子彈擊中,彭德懷聞訊趕到時,陳毅安已經停止了呼吸。
犧牲時,他只有25歲。
1931年3月,陳毅安犧牲8個多月后,李志強又接到了一封信,信封上是陳毅安的手書。她欣喜萬分,抽出信紙,竟然是空白的。她失聲慟哭——丈夫曾與她相約:“如果我哪天不在人世了,我就會托人給你寄一封不寫任何字的信去,你見了這封信,就不要再等我了?!?/p>
陳毅安給李志強一共寫了54封家書,李志強悉數精心保留。2002年,李志強去世后,按照生前心愿,她的骨灰和陳毅安的遺骨安放在了一起。